发布时间:2024-11-09 15:33:00 来源: sp20241109
热浪来袭,如何安然度夏
——极端天气下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调查
作者: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
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全球变暖趋势明显,我国“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趋多趋强”。近日,南方地区持续经受高温炙烤。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省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气温突破40℃大关,刷新历史记录。
远至北极冰川融化,近到青藏高原雪线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正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鉴此,光明日报记者会同上海交通大学气候风险与气候适应课题组,对我国31个省(区、市)极端天气下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开展调研。结果显示,79.05%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城市今年夏季较常年同期体感温度明显偏高;76.70%的受访者认为夏季高温天气对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热辣滚烫”下的民生群像
高温点燃夏日“清凉经济”。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广大居民对防暑家电产品的需求迅速上升,空调成为人们避暑的首选产品。某电商平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该平台空调品类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除此之外,冷饮成为广大居民避暑的热门选择,往日“名不见经传”的制冰机也成为今夏“爆款”。据另一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六月以来,制冰机销量同比增长超315%。从冷饮商品到制冷家电,从避暑旅游到防晒市场,夏日的“清凉消费”在高温推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高温干旱增添稼穑艰辛。盛夏虽热,却是“三夏”“双抢”的重要农忙时节。近几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给不少农民增添了诸多烦恼。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种植户李想告诉调研组,每年农历六七月份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但高温干旱导致玉米长势受损,产量也随之下降。为了抗旱保苗,李想家购置了农用抽水机,而购机费和电费的增加,更是压缩了种植收益。
“前段时间特别热,地里一直旱着,下种时间一直往后推。到了七月份,又连续下大暴雨,这种地势低的田地排不出水,加上雨后温度高,不少玉米都被‘蒸死了’。”家住山东省高密市的农民高大娘也有着同样的遭遇。
解暑需求加重特殊行业压力。炎炎夏日,空调销售量的激增带来了旺盛的安装需求。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抱怨,“购机一时爽、装机等三天”。有些工人师傅甚至每天要安装10台以上的空调,工序繁复、耗费体力。
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各地的用电需求迎来高峰。“作业中,我们要穿着重量超10公斤的绝缘装备在高空烈日下完成缺陷处理、排障抢修,每次下来后,绝缘手套里总是有小半袋汗水。”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水县供电分公司供用电部副班长李俊说,采取此方式进行工作的目的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完成检修,实现作业期间居民“零感知”“零影响”。
与此同时,热浪下,很多人选择网络购物,这使得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现在平均每天要在高温环境中工作9~10个小时,工作强度很大。由于快递有时效性要求,不能延迟送货,更别提休息了。”快递员小孙表示。
近日,福建省内迎来高温天气。烈日炙烤下的地面,异常滚烫。在南龙铁路上游站附近,永安南路桥车间“搜山扫石队”班长雷丰宇带领10名队员顶着烈日,攀爬在隧道上方的山体上,用小锤敲击检查危石状态,再用油漆给每个石块涂上编码。“整个作业过程工作量大、酷热难耐,汗水顺着我们的脸颊流下来,手里的活儿却一直也没停下。”雷丰宇表示。
多措并举施“凉”策。各地通过灵活调整高温期的工作时间、培训高温中暑急救技能、运用机器代替人工户外作业等方式,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网格员张方乔说:“现在正是高温酷暑阶段,电瓶车容易出现过热、自燃等安全事故。我们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也对辖区居民广泛开展了安全教育。”
而在四川省凉山州西香高速海南隧道建设工地,在作息安排上,避开了午后高温时段。对于混凝土浇筑等不能间断的工作,工地则采取轮班制,每人连续工作不超过5小时,并在现场备有饮用水、防暑药品等物资。班组长潘煦告诉调研组,“工地还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每个作业点都配备了药品齐全的急救包”。
而城市里的“美容师”——环卫工人,其工作也受到了高温环境的影响。“最近晴天的时候,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空气闷热,在日头下待不了多久,皮肤就晒得生疼。”江西省安福县环卫工人肖海莲表示。
高温天气下,当地及时启动了环卫作业预案,灵活调整环卫工人作业时间及作业模式。高温时段以快速保洁和机扫保洁为主,最大限度使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全面运用路面养护车、洗扫车、洒水车等进行巡回冲洗、清扫保洁。
高温时分,肖海莲就近来到一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避暑。“这里全天开放,凉爽舒适,还配有各类防暑用品。”肖海莲说。
热浪之下,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023年发布了《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其中,特别关注了两个重点问题和两类重点人群。
关注身体健康,聚焦重点防护。调研显示,42.48%的受访者称,他们自身或其亲属经历过中暑。专家表示,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急性症状,严重时会发展为热射病,出现手脚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据了解,上海市浦东医院急救重症科七月已抢救了23名“热射病”患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吴海云建议,中暑时应立即将患者送到凉爽通风、无日晒的地方,用低于7℃的水擦拭患者身体,甚至浸泡全身,以起到迅速降温的效果。
如何在高温下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减轻强光下的眼部负担是夏日护眼的重点。高温天气伴随强烈的光照和紫外线,人们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损伤眼睛健康,增加白内障和老年黄斑病变风险。对于儿童而言,甚至会影响视力。调研发现,许多户外工作者都没有戴墨镜的习惯。在驾校学车的准大学生小李表示:“这样的天气练车后,常常会出现眼睛干涩、黑影等状况。”从事多年驾驶培训工作的金师傅表示,驾校不建议在学车时戴墨镜,是为了让学员提前适应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但在平常开车时,佩戴透光率符合要求的墨镜,可抵挡建筑物玻璃和路面反光,确保行驶安全。
皮肤防护方面,调研发现,大多数男性受访者及户外工作者防晒意识不强,误以为高强度日照仅仅会导致晒黑。然而,持续的紫外线照射轻则导致晒伤,重则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户外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高密度或深色衣物等进行物理防晒,或涂抹适量防晒霜,并及时补充水分。华西医院皮肤科医生华薇建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防晒ABC原则,按照重要性先后排序为:A-Avoid(避免被晒),B-Block(使用帽子、遮阳伞等进行物理遮挡),以及C-Cream(补充防晒霜)。
“现在许多女性都注意防晒,用脸基尼、防晒衣等对面部和身体进行全方位遮盖,被戏称为新时代的‘养蜂人’。”华薇补充道,“除了隔离紫外线,还要避免高温状态下不透气导致的皮肤热损伤。”她建议要关注在较热环境下皮肤是否能正常排汗,相较而言,不容易出汗的人更容易中暑。
关注心理健康,破解情绪中暑。夏季高温燥热难耐,不少人表示自己时常感到心烦意乱,仿佛“心里有一团火”。气温与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指标存在着密切联系。人们在高温“热应激”下会出现疲惫乏力、情绪烦躁等情况。
调研组发现,热浪期间一些地方的心理疾病日就诊人次明显上升。这种“易激惹状态”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情绪中暑”。心理上的情绪低落往往会引发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行为异常。有统计数据表明,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超过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为缓解这一症状,人们需要脱离自身所处的高温高湿环境,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避免作息颠倒。
关注高暴露度人群,守护户外工作者健康。炎热天气下,如何保障户外工作者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北京电力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牛红霞表示,要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开在10时至16时这一时段出行,外出时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饮食方面,要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并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不少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发出倡议,单位企业应按照劳动法规定,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并加强员工防暑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如设置阴凉休息区域,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暑物资等。
关注高脆弱性人群,关爱老弱病幼。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以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在高温环境更需要加强自身防护。以儿童为例,目前恰逢暑假,正是其从事体育锻炼、外出游玩的高峰期,但他们新陈代谢快,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成熟,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因高温而引发脱水、中暑等症状。孕妇、老年人作为健康脆弱性人群,免疫力低下,抵御酷暑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儿童应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在户外玩耍时最好待在阴凉处;孕妇、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同时,炎热天气人体更易出汗,体内水分丧失多,需要及时补充更多水分。但一些肾脏疾病、高血压、肥胖症患者,根据患病情形需要限制水分和盐的摄入,在补水补电解质时则要及时咨询医生。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升全社会气候适应能力
我国地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而城市又是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地区。202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战胜高温:城市可持续降温指南手册》指出,若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至21世纪末,许多城市的温升幅度有可能高达4.4℃,这将使数十亿人口受到高温热浪的强烈影响。该手册还指出,城市地区的气候变暖速度是全球整体变暖平均速度的2倍,由绿色植被减少、地表材料的热性能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热共同造成的“热岛效应”正在使全球城市迅速变暖。
除了高温热浪,暴雨、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也会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公众对于气候适应的整体关注度仍不足。提升全社会的气候适应能力,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守护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培育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素养。调研组发现,仍有28.02%的受访者不具备防暑降温意识;29.7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发现体温变化及不适症状,他们尚未具备防暑降温基本知识,不知道如何应对;仅有58.99%的受访者平日会关注一些高温健康防护知识。公众应主动学习和传播健康防护知识,在极端天气中更加注意基础疾病变化,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忘提醒和帮助身边的脆弱人群;多关注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信息,多了解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提高警惕,预先做好避险准备。城乡社区应按要求组建应急服务站,实施“第一响应人”制度;建立起自救互救和邻里相助机制,同心防灾减灾。此外,应把绿色、环保、节俭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如节约用电用水、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多走路骑车少开车,以实际行动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加强应急文化建设。适应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需要全社会参与到气候变化应急文化建设中来,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鼓励民众主动学习气候变化及相关灾害的知识。多关注、了解全球及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了解各类灾害的成因、征兆和防范措施。积极组织民众可参与的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使其掌握在极端天气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韧性。高温天气陡增的居民用电需求是对城市电力系统的大考。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部门多措并举,努力做好电力保供工作,通过强化能源电力监测预警、优化运行调度安排,进一步提升了电网安全保障能力。当然,在实际应对中,还应针对性地提升超大型城市供应保障能力,加强电力电量就地、就近平衡能力,发挥好不同区域间电网资源调节和盈缺互济能力。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是增强基础设施气候韧性以适应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早在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也需要多措并举,如采取增加城市中心绿色植被面积、建设绿色走廊、增设区域水源供冷系统等。近年来,山西省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采用网格下沉式绿地、下凹式绿地与生态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方式,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深圳市以试点带动全市域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七全”模式。在未来,海绵城市建设要将“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融入城市建设更新中,通过利用、调蓄、吸纳能力的提升来增强城市韧性。
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极端天气灾害往往呈现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特点。例如,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区高层建筑群、城市颗粒物排放等因素相互作用,就会共同形成并加剧城市降雨强度的“雨岛”效应。为此,需要以系统性思维、兼顾问题导向的方式,“一体化”综合考虑提升城市应灾能力。这既需要将结构性应灾技术体系融入城市更新、规划建设,又需要强化城市气候适应规划,从而切实提升“水电路气房讯邮”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韧性。
(调研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复杂风险防控与韧性治理上海市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张静如,特任教授吴旦,蔡琳、包道广,本报记者白雪蕾、石永程、季雅宁、颜维琦)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