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调解协议书,让“小巨人”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4-11-15 04:43:00 来源: sp20241115

盛夏的辽宁沈阳,闷热难耐,但对于当地企业“福利鼎鑫”(化名)的员工们来说,心情格外舒畅。

当得知法院帮助企业缓解了3000余万元经济压力时,有员工激动地掉下眼泪。公司王经理感慨地说:“法院为我们争取到了资金周转期,订单量已超预期,这等于救了企业的命啊!”

官司缠身 “小巨人”险被压垮

“福利鼎鑫”是一家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在业界技术研发领域精心钻研,成为当地科技创新类型知名企业。然而,2023年年末,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影响,陷入官司缠身的窘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4年年初,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张云在审理一起“福利鼎鑫”为被告的案件时,“福利鼎鑫”出庭应诉的工作人员小声叨咕了一句,“如果这些案子判下来,我们企业就直接垮掉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云敏锐察觉到这一情况。为避免发生“一纸判决压垮一家企业”的情况,她决定深入企业进行“深度体检”。

在“福利鼎鑫”走访过程中,一幕情景给张云留下深刻印象。生产车间里,一名高级技术人员带领员工们切磋产品的电焊工艺,员工们细致专注的神情令她十分感动。

据“福利鼎鑫”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享有多项专利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们不仅希望发展壮大,更希望在东北振兴中展现出更大的作为,恳请法院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为核实相关情况,张云带领法官助理来到市场监督部门查阅“福利鼎鑫”股权变动信息。资料显示,该企业的确处于改制期,与其庭审陈述一致。

面对这种情形,张云没有就案办案,而是第一时间向主管院领导进行汇报。沈阳经开区法院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对涉“福利鼎鑫”的8起案件进行统一调度,并针对每起案件分别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案。

打破僵局 悉心调解促共赢

在接下来的案件办理过程中,8家原告企业对“福利鼎鑫”履行能力提出质疑,使案件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多家企业密集起诉“福利鼎鑫”,究竟是何原因?承办法官决定搞清原委,抓住关键节点实现精准“破冰”。

通过沟通得知,这些原告与“福利鼎鑫”系多年合作伙伴,但因听说“福利鼎鑫”正在改制,担心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所以纷纷诉至法院,要求尽快将资金回笼以免受损。

调查清楚原因后,在主管领导的部署下,张云与负责审理另几件案件的主审法官联合行动,做好解释工作,打消原告顾虑。他们一方面查阅、调取“福利鼎鑫”资金周转情况,另一方面从法、理、情的角度出发,向原告耐心释明“福利鼎鑫”正处于改制阶段,只是暂时资金紧张,在给予一定宽限期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经营,“这样既能保证原告收回资金,又能在关键时期帮助‘福利鼎鑫’发展。”张云说。

经过两个多月的沟通协调,8起案件全部达成调解协议,有效保护了原告债权利益的同时,还为“福利鼎鑫”节省了600余万元的经济支出。“如果不是法官耐心调解,告知我们详情,可能现在我们两家公司已没有合作机会了。这份调解书,既保障了资金安全,也维护了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一名原告方代表这样说。

调解结案后,沈阳经开区法院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由张云等干警负责跟进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与原告积极联系,多次了解付款进度,并密切关注“福利鼎鑫”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司法赋能 助力企业发展增效

“福利鼎鑫”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反转后,如今车间焕然一新,员工们干劲十足,满眼生机。

这件帮助深陷债务危机的企业实现涅槃重生的案例,是沈阳经开区法院能动履职、纾解企困的一个缩影,不仅挽救了具有发展后劲的企业,更解决了企业员工家庭的生计之愁。

结案不是终点,司法服务从未止步。为彻底助力企业破局脱困,沈阳经开区法院院长马凯一行来到“福利鼎鑫”实地回访调研,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从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规避经营管理的法律风险。

“这些案子办得真是又快又好。通过这次诉讼,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座谈中,“福利鼎鑫”相关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出台保障企业发展司法服务配套举措,到推广减轻企业诉累“利企”审理模式……近年来,沈阳经开区法院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与100余家驻区企业就经营管理、涉法等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联络,搭建网上服务联系平台推送惠企政策,并在工业园区成立法律服务联络站,发挥“桥头堡”作用。通过定期召开法官进企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助力企业合规经营,纾解法律难题,形成良性互动。

以案件质效之升,纾企业发展之困,谋经济发展之稳。记者在沈阳经开区法院看到数十份有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文件,正是这些“司法之智”,不断丰富司法供给,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经济主体感受到司法担当与法治暖意。(王建舟)

(责编:薄晨棣、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