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1:13:14 来源: sp20250101
第73集团军某旅组织实战化训练。池俊成 摄
三月北京,风暖日丽。
“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
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备受鼓舞、倍增信心,纷纷表示,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必然带来新质战斗力的发展和跃升,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超前谋划、创新作为,努力打造新质战斗力的增长点和新优势。
主动抢抓难得发展机遇
新型作战力量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是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未来战场的制高点。代表委员们表示,从人类战争实践看,新质战斗力始终是军事领域最具有革命性颠覆性因素,新型作战力量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利剑”和“刀尖”,是改变战争胜负走向的关键性力量。
“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拼的是精锐,增加新型作战力量比重,是抢占军事竞争和未来战场主动的重要一手。”皇甫海涛代表表示,“新型作战力量往往技术含量高、组训难度大,不少专业具有新、特、少的特点,要主动适变应变,超前作为、主动作为,遵循新型作战力量生成发展规律,按照‘真、难、严、实’要求,大胆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推进指技融合,深化实战实训,努力取得最广战场适用范围、最佳编成聚力方式、最大对抗能力效应。”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形势逼人。”唐林辉代表认为,加快推进新型作战力量作为“主力”“主角”融入作战体系,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机遇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升科技敏锐度、认知力和响应速度,积极谋求新的军事突破、赢得新的战略主动。这几年,他所在单位在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上,立起多方共同发展的体系架构,推动全要素、多领域、重效益的局面加速形成;精准对接需求,常态组织行业领域调研,加大仓储物流、医疗卫生、运输投送、区域集采、工程抢修等领域协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当前,新型作战力量正推动战斗力结构从传统的以兵力、火力、机动力为主向以信息力、结构力、智能力为主转变,进而深刻改变整个战争形态以及战争准备的理念和周期。对此,陈威巍代表结合工作实践表示,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敢闯新路,以超前思维、超强胆识、超常举措强化创新探索,勇攀科技高峰。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看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军队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成为攸关成败兴衰的关键变量;观我军,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已成常态。“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聆听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代表委员们在交流中表示,各级指挥员只有不断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强化科技创新、技术赋能的理念,才能推动战斗力提升实现质的突破。
“从事科学研究,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没有出路的,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付小兵委员谈及自己在战创伤领域的研究实践时表示,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努力向科研“无人区”挺进,从科学体系的源头助推我军战创伤研究取得更大成就。
“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一切真正原创的知识,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所在单位科研实践,宋彩萍代表认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为定式所束,不为经验所缚,敢于打破“惯例论”“特殊论”,用“另辟蹊径”取代“路径依赖”,将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引领未来。王秋菊委员表示,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军队科研人员要始终紧盯科技前沿,围绕未来战场可能遇到的各种“难点”“堵点”攻关,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加快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是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已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只有建强人才队伍,才能保持创新优势、厚积胜战底气。”韩珺礼委员结合工作实践表示,打赢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必须精准对接未来战场需求,加强传统作战力量人才转型培育,用好“科技+”“智能+”等资源,锻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群体,最大限度激发新质战斗力各要素的活力。
战斗力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人。人的创新能力强,就能对战斗力各要素“赋能”,进而实现战斗力提档升级,形成克敌制胜的“最优解”。来自军队院校的申峰代表表示,人才不足,尤其是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匮乏,是打不了胜仗的,要把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作为长期战略工程,坚持前瞻布局、体系设计、复合培养,强化需求牵引、优化培养模式,紧盯短板弱项、加强实践历练,不断探索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升级转变,切实为部队新质战斗力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实践是人才成长的最好课堂。顾爱云委员认为,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许多新专业、新技术、新领域成为青年官兵成长成才的新平台、大舞台。各级应着眼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发挥青年官兵观念新、学历高、知识丰富的优势,把新型战位作为历练成才的赛道,鼓励和支持青年官兵投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在强军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奋力跑出强军加速度,加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孙兴维 李伟欣)
(责编:唐宋、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