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开局良好 未来增长可期

发布时间:2024-11-01 22:29:53 来源: sp20241101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首季报显示,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挑战。

  如何看待首季经济形势?未来增长前景如何?新华社25日推出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冠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洪涛,共话中国经济走势。

  平稳起步  首季经济开局良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一季度经济增速稳中有升,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比上季度有所提高。”李慧说,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经济运行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同期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一系列数据印证当前经济稳中向好势头。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这个良好既体现在宏观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更体现在中国经济通过转型升级壮实了筋骨,增强了体质。”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王冠华这样评价。

  在张燕生看来,一季度5%的货物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总额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并且呈现出结构向优的变化,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细看今年首季报,中国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之时,也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占GDP比重升至5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7%……

  “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趋优、质效向好的发展态势。”李慧说,一季度经济规模占全年经济总量的22%左右。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良好对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经营主体信心持续回升。游洪涛介绍,一季度,公司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5%。从未来发展看,国内健康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对未来市场很有信心。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着较大压力。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上调后的全球增长预期为3.2%。

  王冠华说,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直面挑战  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开局良好,提振了发展信心,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仍然存在,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一季度,4.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前2个月5.5%和去年全年7.2%的增速有所放缓。与此同时,物价涨幅有所回落,3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表明消费者信心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王冠华建议,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要重点从三方面发力: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完善商贸流通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融资难、融资贵是很多民企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对此,游洪涛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对医药行业而言,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难等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挑战。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需要各方面政策配合。”李慧说,比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过程方面,除了实施减税政策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前不久设立了再贷款的政策工具,这体现了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当前中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企业转型升级,势必要承受一些阵痛。”游洪涛表示,华森制药始终坚定信心谋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开辟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大健康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优势。

  当前,政策如何有效落地问题也备受关注。

  对此,李慧表示,推动落地见效,关键要狠抓政策落实,尤其要把今年的增量政策,如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尽快落实到位。此外,要狠抓问题解决,狠抓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各领域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我们在过去两年已经对上千件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现在正在推动将非经济性政策和经济政策一并纳入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评估,推动各个方面多出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李慧说。

  激活潜力  长期向好有支撑有信心

  2024年,中国设定了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张燕生认为,短期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中期要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并稳住房地产业发展,长期则要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扩大内需,一系列举措正在发力。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截至目前已下达超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30%,并已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初步筛选。

  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后,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日前对外发布,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等22条措施举措,有望撬动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我们正在建立更好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和央地互动。”李慧说,同时,争取把设备更新和一些循环利用项目,纳入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范围,并优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政策落地。

  今年一季度,消费依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从假日经济到春日经济,各种场景式消费不断创新。

  王冠华认为,这其中孕育着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扩大消费潜力带来很大空间。“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消费潜力大、韧性强,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信心和底气所在。”

  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给我们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新机遇。”游洪涛表示,对企业而言,未来发展的信心就在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未来,在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张燕生看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县域经济增长潜力,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向好的关键。“县城资源配置效率比农村高很多,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总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

  李慧认为,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一步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补齐城镇建设中的短板弱项,提高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释放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谈及未来经济走势,李慧说,我们有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有更为坚实的高质量发展基础,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的动力活力,有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政策和工作准备,随着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实落地,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具有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成长壮大。“观察经济运行还是要观大势、看趋势、认主流。”王冠华说,经济运行当中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有支撑有信心,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6日 0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