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筑牢安全底线

发布时间:2024-10-30 10:21:18 来源: sp20241030

岁末回首,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感知2023中国经济‘脉动’”系列报道,围绕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的部署、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记者全年的采访调研,挖掘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等实践,全方面展示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关键所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

2023年以来,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1.9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1%,拨备覆盖率207.89%,资本充足率14.7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4%。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实施期限,指导金融机构用好3500亿元专项借款、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很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我国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大保障和最大支撑。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以增量盘存量,妥善应对各类金融风险挑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成立。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成立。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当前,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清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是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成立;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以及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党中央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系统改革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努力为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奠定良好基础。”李云泽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坚决做到“长牙带刺”,持续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教授何平表示,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改变了原来按照机构、产品和市场来划分的分业监管,可以实现全方位监管,避免“监管空白”现象,有利于统一相关制度制定,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监管,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地方政府设立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只负责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有助于解决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机构既要监管又要发展的角色冲突。下一步,要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3年三季度银行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2023年三季度银行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多渠道补充资本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财务健康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自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后,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券成为多地防范化解相关风险的重要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河南、辽宁、贵州、四川、陕西、新疆、河北、安徽、广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总额超1800亿元。

与此同时,年内五起“村镇银行转分支机构”兼并,云南、辽宁、新疆多地先后推进省(自治区)内金融机构兼并重组,超120家中小银行发生股权变更……当前,作为推进金融业防风险重要一环,我国中小银行兼并重组、股权转让驶入快车道。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好履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配合有关部门和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多渠道补充资本。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等关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金融风险,依法保护最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下一步,重点是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李云泽表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力度推进风险处置。把握好时度效,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切实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指导协调,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制定风险处置方案,避免“一刀切”;推动中小银行机构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突出保障功能,引导资管、非银等机构坚守定位、差异化发展。

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宏观经济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企稳态势,但部分房企长期积累的风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消化。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2023年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房地产“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并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2024年5月底。2023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金融部门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银行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4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83%,商业银行开立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余额同比增长80%。

“我们要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在战略上,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策略上,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潘功胜表示。 

采访手记:

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列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之一,可以看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抓住重要领域,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金融服务。

在调研采访中,我们看到,2023年以来,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化解相关风险;做好保交楼金融支持工作,加大进金融支持民营房企力度,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健全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金融系统坚持猛药去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金融治理能力不断优化提升,重点领域风险得到平稳有序处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金融服务,进一步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感知2023中国经济“脉动”系列报道:

之一 扩大国内需求:消费马车“跑”起来 有效投资“活”起来

之二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靠前布局新赛道 激活发展新动能

之三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经济发展释放“1+1>2”协同效应

之四 构筑竞争新优势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之五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责编:王连香、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