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3:05:36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2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京津冀三地将深化资源共享,推进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张志松介绍,十年来,三地科技部门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天津先进制造优势、河北环京地缘优势,深入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由2013年的3176项增长至2023年的6758项,年均增长率7.8%,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
张志松说,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支持创新主体跨区域开展共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实质性合作。加快推动雄安、保定、滨海、宝坻中关村共建园区建设,持续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和关键环节有效落地。支持中关村产业联盟、协会组建专业领域对接平台,促进技术协作和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围绕氢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推动三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供需清单式”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定期梳理并发布应用场景需求侧清单和创新资源供给侧清单,布局一批产业带动性较强的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强化三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协同联动,共同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培育跨区域技术转移机构及专业人才。共同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共同培育筛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引导更多北京创新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落地。(完) 【编辑:刘阳禾】